百余指标,标定兴武之路******
打造党管武装、智慧动员等22个建设品牌 ,开展军地联合指挥机构规范 、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等6个试点,大学生入伍比例稳定在90%以上……年终岁尾 ,河南省军区党委用党 的二十大精神指导筹划新年度工作并科学论证编制第二个“三年规划”,对标对表上级工作部署,制定涵盖37个重点工作 的106项具体工作指标,压实强军兴武 的责任担当 。
“高标准的工作谋划和清晰 的目标规划,一定程度决定着单位建设发展的方向 、层次和质量 。”省军区政委徐元鸿告诉记者 ,2020年 ,他们结合职能任务制定省军区建设第一个“三年规划”,细化每年党管武装 、备战打仗 、兵员征集 、民兵建设等重点工作 的目标、标准和方法,以党管武装模范县考评 、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“双清单”制度等工作为抓手,实现重点工作持续突破 、全面建设提质增效 。
“对标职责使命我们缺什么,聚焦备战打仗我们干什么 ,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立什么” ,党的二十大胜利闭幕后,该省军区着眼推进打仗型国防动员建设 ,围绕“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”“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”等新课题 、新要求,深入地方政府机关 、驻军部队、科研院校召开座谈会20多场 ,收集数百组数据 ,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进入思想、进入工作 ,转化为强军兴武 的务实举措 、标准规范,融入省军区各项建设。
聚焦备战打仗 是该省军区筹划新年度工作的核心指向 。记者在该省军区战备建设局新年度工作计划中看到,该局聚焦国防动员备战打仗准备 ,紧扣民兵建设质效,筹划打造“河南后备铁军”等4个优质品牌 ,对应设置指挥能力达标率等12项关键指标 。“三年规划”要求全省民兵分队基地轮训率 、新质力量编建率等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。
“这些指标并非空穴来风,都建立在科学数据支撑基础上。”该局参谋张晨说 ,未来3年全省每年将有4至5个民兵训练基地建成投入使用 ,基地化 、整建制轮训承训民兵能力持续提高 ;全省平均每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800多家,为扩大新质民兵力量规模提供了可靠保证 。
“科学的规划计划应因时而定、因势而变 ,做到实事求是、紧贴实际。”省军区司令员赵钧介绍 ,近年来,该省军区走开“理论学习、研究问题、进入决策” 的方法路子,开设“强军中原大讲堂” ,围绕部队重点工作先后组织24次集中研讨 ,不断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头脑、指导工作、谋划发展。今年下半年征兵 ,他们积极响应人才强军号召,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 ,优化高学历青年应征入伍政策措施 ,使大学毕业生入伍比例提高20多个百分点 。在筹划新年度工作时 ,他们拟完善精准征兵工作机制 ,采取优先征集特长专业学生等措施 ,持续提高大学毕业生入伍比例 。
“一流建设要靠精心设计 、规划牵引 ,更要靠精准督导 、精细落实。”为发挥编制规划对部队建设 的牵引作用,该省军区研究出台《加强机关工作统筹 的措施》 ,采取每周交班汇报年度重点工作进展情况 ,每月汇报基础性工作清单 、讲评推进基层抓建情况 、报告经费使用进度等机制措施 ,狠抓以备战打仗为核心的年度目标任务刚性落实,确保每一项工作都严格按路线图 、时间表推进 ,紧紧抓在手上 、件件落到实处。(李光辉)
直播带货藏“猫腻”,售假治理需多方合力******
◎新华社记者 邵鲁文
近年来,网络直播带货日渐兴起。在一些直播间内 ,低廉的商品价格、主播极具诱惑性 的销售话术 ,让不少消费者怦然心动。
然而 ,一些直播带货的商品看似物美价廉 ,背后却可能潜藏制假售假的“猫腻”。各地公安、市场监管等部门已查处多起通过直播平台售假案件,其中不少案件涉案金额超过千万元 。
服装、配饰 是“重灾区”
记者发现,服装 、配饰等是直播售假 的“重灾区” 。此外 ,酒水类售假也屡见不鲜 。山东德州警方近期查处一起通过直播带货销售假茅台酒案件,涉案金额巨大 ,而犯罪嫌疑人用于制作假酒 的基酒每斤成本只有8.5元。
直播售假已成为网购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,不少“网红”也曾因售假问题被监管部门处罚。2020年,有消费者质疑某主播团队成员在直播间售卖 的燕窝 是糖水。广州市场监管部门对相关人员作出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、罚款90万元的行政处罚 。
而在黑猫投诉平台,消费者针对电商直播平台 的投诉已达万余条 ,涉及商品以次充好、虚假营销 、售卖假冒伪劣产品等多方面问题。
常用套路有迹可循
多名办案民警表示,围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 ,网络主播 的一些常用套路有迹可循。
在山东菏泽警方破获 的一起通过电商直播销售冒牌服装的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采用大量营销手段宣传产品 ,并用话术诱导消费者 。菏泽市公安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支队支队长方辉杰说 ,犯罪嫌疑人直播前会在多个社交平台进行新款产品的预热,甚至花钱购买流量引流 ,直播间几乎每次都有上万人观看。在销售过程中 ,以“大牌尾单”“工厂原单”等名义,利用部分消费者贪图便宜 的心理 ,销售价格比正品便宜很多的假货 。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,不少售假团伙甚至还总结出多种固定套路。例如,在推销产品时 ,常常用“全部 是内部渠道弄到的货 ,要 是假货我还用那么麻烦吗 ?”“费力搞到货别人却不领情 ,这种心情你懂吗?”等话术营造找到货源不容易的感觉 。而在鼓动消费者下单时,常常会使用“一共30单就上一分钟”“错过就再也没有了”“这个价格就上这一次 ,一会恢复原价”等说辞 。
一些主播在直播平台上长期售假,也凸显出平台自身存在监管盲区 。德州市公安局德城分局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民警马恒说 ,查处的销售假酒案件中,犯罪嫌疑人曾在直播间连续直播卖货多时 ,仅一个月就销售假酒2000多箱 。
中消协在《2022“双11”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》中提到 ,在“双11”转型升级、商品与交易逻辑再梳理 的渐进过程中 ,平台与商家 的规则边界意识还有待强化 。
平台方监管责任需落实
记者注意到,一些平台已经采取措施 ,对直播售假行为进行治理 。2022年9月 ,抖音电商就曾发布关于“三无商品” 的专项治理公告,对销售无产品名称、无生产厂厂名 、无厂址商品的商家进行严厉打击。此外 ,2022年11月10日 ,抖音电商还公布“打击售卖劣质羽绒服专项行动”阶段治理成果,封禁违规羽绒服商品33491件,清退相关店铺522个 ,处罚相关商家596个。
受访专家认为,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,影响了正常的经营秩序,也侵害了相关品牌企业 的切身利益,同时侵犯了消费者权益,亟须严肃治理。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说 ,借助直播平台售假现象增多,凸显出对这一新兴领域 的监管尚存不足 。2021年5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制定的《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(试行)》开始施行 。相关监管部门应秉持对假货“零容忍”的态度,严肃查处各类制假、售假行为,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。
2022年3月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 、国家税务总局 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《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直播营利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》,进一步明确了平台方 的监管职责。
“各互联网平台需要进一步压实自身责任,对于入驻的电商经营者尽到主体资格审核义务,在保障消费者权利 的同时,这也 是促进自身业务增长 的方式之一。”中消协律师团律师李斌认为 ,各大平台要做到严格落实监管,引导入驻商家恪守诚实信用原则 ,确保守法合规经营 。
多地公安和消保部门也发出消费提示,呼吁消费者不断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,尤其是避免盲目冲动,做到科学消费。遇到消费纠纷时 ,及时向相关部门提供线索 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